查看原文
其他

17项国家专利、专业第一、保研!他,不止优秀!

聆听毕业故事的 福师大小葵 2022-12-16




他是活泼开朗的大男孩

现已保研至厦门大学

是入学以来

学分绩点均列专业第一的学霸

也是手握17项国家专利的“发明家”

从实验室向广阔田野

沿途走来,青涩褪去

青年的身影朝气依旧





本期嘉宾:王文荣



王文荣,男,汉族,中共党员,化学与材料学院2018级本科生。现任18级本科生化工党支部书记,曾任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曾获国家奖学金、福建省“向上向善·青马之光 育人工程”奖学金、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铜奖;“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金奖;获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次、银奖2次;累计发表国家专利17项,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5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篇;被评为校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等多项校级及以上荣誉。




谁的青春不迷茫



初入大学时,王文荣也曾经感到迷茫。大一上学期,大学和高中之间的差异让他无所适从。“想学习,又想参加学生工作,然后也想做科研,每一方面都想去尝试一下。”王文荣回忆道,“啥都想试,然后又怕自己啥都做不好。”这是许多大学生初入大学时的真实写照,但王文荣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将学业作为主心骨,同时参与学生工作锻炼。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他开始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大学一开始,王文荣就养成了晚上十点半休息、早晨五点半起床的作息规律。起床之后,经过简单的洗漱,他便会马上进入学习状态。“每天就会收获一种成就感,也觉得自己生活十分的丰富。”每天都对要做的事进行详细的规划,这让他感到非常充实,如此“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惯也使他的学习效率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不少。


王文荣习惯于“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在工作中,即使面对再多的压力,他也从来不会放弃。曾经有一次,王文荣既要完成自己的课业和专利设计,同时还要兼顾学院的运动会准备工作。“那个阶段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我觉得坚持一下还是能坚持下来的”,在王文荣看来,那一个月的努力,让他收获了比平时两三个月还要多的东西。而在日常生活中,王文荣和同学们也能够相处地十分融洽。“工作归工作,生活归生活,但是生活是主旋律。”这是王文荣一直以来坚持的生活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王文荣出色成绩与他对化学的兴趣是分不开的。虽然“生化环材”这四大类专业被人们戏称为“四大天坑”,但在王文荣眼中,化学有着独特的魅力。王文荣第一次接触化学是在初中的化学课堂上,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他的心中埋下一颗科研的种子。从此,王文荣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正是因为这份兴趣,让王文荣在之后的化学学习中事半功倍。高中毕业之后,他果断选择报考了化学专业。


走进大学课堂,王文荣第一次接触到设计具体的生产设备,复杂的设计流程让人倍感焦头烂额。“一份设计往往会涉及到大量的参数和公式,这些公式有时会从第一页贯穿到三四十页,中间任何一步的错误都会导致最后结果的错误,每出现一次错误都要从头再来算一遍,而这个过程每次都要花费两三天的时间。”有一次,在连续失败了三次之后,王文荣狠下心来通宵开始了第四次计算。从前一天晚上八点算到了第二天早晨六点,他最终完成了这份设计内容。虽然学习化学的路上困难重重,但这些都无法磨灭王文荣对于化学的兴趣,而是让他越挫越勇。





在失败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2019年暑假,当时还在上大一的王文荣选择了留校,也正是这段留校经历,开启了王文荣科研之旅的大门。那年暑假,王文荣完成了人生第一篇专利的撰写。


据王文荣介绍,化妆品通常需要在人的皮肤上进行测试,由于这种测试方法周期长、风险大,于是,他想着去发明一种模拟人体皮肤的仪器用于化妆品测试。研究过程绝称不上顺利,光照、通风、温度、湿度、酸碱度……都需要反复考虑,在连续近二十天的时间里,每天的研究都是失败的,这让他感到十分沮丧。


“科研一开始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当你对这个领域彻底了解,做实验才有可能接着往下走,才有可能有比较大的概率成功,做实验大部分都是失败的,但是我们就是要在这个失败中找到成功的方向。”在看到王文荣频频失败后,他的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这番话对王文荣的心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失败,他也逐渐能够坦然面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王文荣又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反复修改。最终,在经历了十个多月的申报时间之后,王文荣终于拿到了专利的审批。这段宝贵的经历给王文荣之后的科研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付出总会有回报



王文荣的家乡盛产油茶,但种植油茶果的农户通常只会对油茶果进行榨油等简单的处理之后便投入市场进行买卖,尽管销售量很大,但农户们的利润却并不高。王文荣的父母也是油茶果种植户的一员,因此他也一直希望能够对油茶果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利用,提升它的经济价值。“如果通过我本科的学习,能够对油茶果进行深入加工的话,我觉得可以很大程度上带动我们那边的经济”,这也成为了王文荣大学时期的研究方向。


面对并不熟悉的油茶研究领域,王文荣所在的课题组存在许多困惑。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们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也越来越多,研究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随后,课题组还按照研究油茶果的思路,进行了对山苍籽的研究。通过王文荣和课题组其他成员的不懈努力,由山苍籽制作而成的驱蚊水、增味剂、手锤、肥皂和洗衣液等一系列产品相继问世,他们的努力也终于得到了回报。“做科研的话,只要你沉下心来努力去做,肯定会给你回报。”王文荣说,“因为我觉得体验到这种心情,然后就迫不及待想体验第二次第三次,然后就会往这方面一直往下做。”


王文荣告诉我们,实验室的产出成果离落地转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距离。一个项目如果真正能够落地生根,实现它的价值的话,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王文荣认为这始终是一个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他说,他们希望通过这些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油茶果和山苍籽这两个行业,深入挖掘它们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比如说油茶果我们原来只能实现10%的经济价值,然后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让它达到百分之五六七八十的样子。”在他看来,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那些偏远山区和农村的人们提供更多致富的道路。





拼尽全力 不留遗憾



“我自己有给自己定了一个心底的目标,就是大学四年不要留下一些比较刻骨铭心的遗憾,所以每件事情我都会拼尽全力去把它做得尽善尽美。”王文荣告诉我们,大学是一个试错成本很低的时期,我们可以不断地尝试,去摸索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大学成长旅程。从刚开始上讲台都会发抖,到现在的侃侃而谈;从刚开始的沉默寡言,到现在能够经常和别人聊得来,王文荣在大学四年中改变了许多,用他的话来讲,“四年前和四年后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


如今,王文荣已经被保送至厦门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他说,他会继续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不管大家追求的是什么,只要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能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都是非常不错的。”而在他看来,科研这条道路便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途径。







往期推荐



文案 | 校青年融媒体中心青通社 成奇远 王奕涵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校青年融媒体中心青通社 谢嘉琳 林莹莹

校审 | 校青年融媒体中心青通社 李婉婷 刘希雅

责编 | 黄佳淑


展翅高飞,未来可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